顆粒機(制粒機)的工作原理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6-21 20:00:22 來源: 瀏覽量:13354
顆粒機的顆粒形成過程,是建立在粉粒體間存在間隙的基礎上。粉料在溫度、摩擦力和擠壓力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,使用粉粒體的空隙縮小,形成具有一定密度和強度的顆粒。根據(jù)粉料在擠壓過程中不同的形態(tài),可將其分為3個區(qū),即供料區(qū)、變形區(qū)、擠壓區(qū)和形成區(qū)。
供料區(qū):物料基本不受機械外力額影響,但它受離心力的影響(環(huán)模旋轉),使粉料緊貼在環(huán)模的內(nèi)圈上,密度為0.35-0.7g/cm
3。
變形壓緊區(qū):隨著模、輥的旋轉,物料進入壓緊區(qū),受到模輥的擠壓作用,粉料之間產(chǎn)生相對位移。隨著擠壓力的逐漸增大,粉粒體間空隙逐步減小,物料產(chǎn)生不可逆的變形,密度增加到0.9-1.0g/cm
3。
擠壓形成區(qū):在擠壓區(qū)內(nèi),模輥間隙較小,擠壓力急劇增大,粉粒體之間接觸表面積增大,產(chǎn)生較好的粘接,并被壓入???。物料被擠壓出模孔之后有一定的回彈率(即顆粒直徑略大于環(huán)模孔徑),一般回彈率在2%-5%。物料的物理特性,環(huán)模的壓縮比(長徑比)都會影響顆?;貜椔?。
平模制粒機和環(huán)模制粒機的輥受力狀況基本相同。但是由于平模和直輥接觸點的線速度沿徑向不同,影響成品的質量均勻和模輥的均勻磨損(如采用錐形壓輥,則磨損有所改善),因此壓輥的寬度和壓模的直徑不宜過大,平模的表面相對速度為2-5m/s(而環(huán)模圓周速度為4-8m/s)。物料的摩擦系數(shù)為0.2-0.7,壓出的顆粒密度較低,適宜于壓制纖維性飼料。
本文版權屬于溧陽市中牧飼料機械有限公司,轉載請注明出處:
http://www.kehudiyi.com/baike/203.html
相關文章
-